人事外包与劳务派遣的“协同应用”——东莞市粤展劳务派遣有限公司

人事外包与劳务派遣的“协同应用”——东莞市粤展劳务派遣有限公司

许多企业并非单一使用某一种灵活用工模式,而是通过“人事外包+劳务派遣”的组合拳实现成本优化与风险分散。本文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案例,解析协同应用的场景与技巧:

一、组合模式的应用场景

  • •​​制造业​​:将核心生产线岗位(如机械组装工)以正式工为主(保障稳定性),辅助性岗位(如物料搬运工、质检临时工)采用劳务派遣(应对订单波动),而社保缴纳与薪资计算等事务性工作外包给HR服务机构(降低HR部门负担)。
  • •​​互联网公司​​:技术研发岗位(核心岗位)全职雇佣,运营支持岗位(如内容审核员、数据标注员)通过劳务派遣快速补充人力,同时将全国范围内的员工入离职手续、档案管理外包(覆盖多城市分支机构)。

二、协同优势与实施要点

​优势​​:

  • •成本分层控制:劳务派遣降低短期人力成本(无需长期雇佣),人事外包减少HR固定支出(节省招聘专员、薪酬专员编制);
  • •风险分散管理:劳务派遣的用工风险(如工伤赔偿)由派遣单位承担主要责任,人事外包的数据风险(如社保漏缴)由服务商负责;
  • •灵活性提升:根据业务周期动态调整——旺季增加派遣工数量,淡季减少外包服务量。

​实施要点​​:

  • •​​协议衔接​​:劳务派遣协议与人事外包协议需明确数据共享规则(如派遣员工的考勤数据需同步至外包服务商用于薪资计算);
  • •​​管理协同​​:HR部门需建立统一的用工台账(区分正式工、派遣工、外包服务内容),避免出现“多头管理”混乱;
  • •​​服务商协同​​:选择可同时提供劳务派遣与人事外包服务的综合型机构(如中智、上海外服),减少沟通成本。

​案例​​: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“正式工+劳务派遣(占20%)+人事外包(社保/招聘)”模式,在年营收增长15%的同时,人力总成本仅上升8%(低于行业平均12%的增幅)。

滚动至顶部